首页

国产免费调教

时间:2025-05-25 16:38:20 作者: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小大蒜种出“辣”经济 浏览量:63034

  央广网盐城5月23日消息(记者顾炀威)五月,正值挖蒜的时候,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蒜香。大蒜是南阳镇的传统产业,走进吉兴村,万亩蒜田上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蒜农们弯腰挥铲,将一簇簇饱满的蒜头从泥土中翻出,剪柄、装筐、晾晒……绘就了一幅“蒜香”丰收图景。

  “过去种棉花,辛苦一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种大蒜,每亩纯利润能有五千元!”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吉兴村党总支书记刘静指着成片的蒜田感慨。吉兴村拥有耕地7700余亩,全村大蒜种植面积达4500亩。青大蒜年产万吨以上,蒜薹年产5000多吨,是南阳镇名副其实的“大蒜第一村”。

  村里的飞宇家庭农场负责人施建兵承包了200余亩蒜田,种蒜已有6年。“今年蒜苗价格稳中有升,每亩营收五六千元不成问题。”他笑着说。家庭农场不仅带动了自家增收,更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务工,日工资150至180元。“我们村就种大蒜,在家门口干活,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村民王大妈在田间边剪蒜柄边说道。

  为提升产业韧性,吉兴村成立农业发展公司,自主经营43亩大棚青蒜,并与上海企业签订了订单,“我们的大蒜辣味足、品质优,检测合格无公害的有机大蒜能卖到3元一斤,较普通蒜价高出两倍。”刘静介绍,村集体计划带动周边种不动田的农户以土地占股经营的形式参与收益,预计每年为集体增收4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4万元。

  在稳固大蒜产业的同时,吉兴村正探索“多条腿走路”。村里试种虎皮椒、丝瓜、甘蓝等新品种,推广“订单农业+直播带货”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先试种、后推广,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他们才会跟着干。”刘静说。

  产业兴旺的同时,吉兴村的人居环境也在悄然升级。“以前河道漂满水草,现在家家门口种果树,水清岸绿。”吉兴村以“河塘清洁、道路保洁、村庄整洁”为抓手,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焕然一新。

  从“看天吃饭”的棉田到“土里生金”的蒜海,小小蒜头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吉兴村正将“金蒜盘”越打越响,走出一条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国首例荞麦全链路数字化项目落户内蒙古

而在“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中,为部分患儿植入的人工耳蜗等听力设备是植入式听觉设备,可佩戴终身。很多耳聋家庭因为经济的原因无法进行相关手术,仍是在无声的世界里。如今有基金会的资助,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可以更好为患者服务。

看图学习丨推动我国冰雪运动持续发展 总书记指明方向

企业外资来源地丰富、能级水平较高,包括5家大中华区及以上区域总部、2家事业部总部、2家全球研发中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

海军舰艇编队将访问香港

据报道,视频显示,面对多名警察,一名男子跪在地上,举起了双手。然而,一名警察突然冲向这名男子,踢中他的胸部,男子随即倒地。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 发布《军队装备保障条例》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研究负责人贾舒畅介绍,三季度,欧美市场黄金ETF净流入非常大,同时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的黄金ETF市场则较为平稳。截至10月25日,中国黄金ETF总持仓突破100吨,整体表现为大幅净流入。

花开福建:油菜花进城上演时尚花田秀

妈祖出巡现场,千里眼顺风耳神偶、莆田涵江哆头昭惠庙英歌队、46位花担童男童女等民俗表演队在巡安队伍前方开道;台湾官将首、小法团、手持巡安横幅的湄洲女仪仗队等两岸特色民俗阵头争奇斗艳;36位提灯湄洲女拱卫在妈祖金身两侧,林金赞偕两岸妈祖信众紧随其后,组成浩浩荡荡的护驾队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